——山東昌邑市農業轉方式實現綠色崛起探訪
 
 
    連續多年幹旱少雨,但水利設施和科學種植技術確保農作物產量連創新高;玉米市場呈現疲軟態勢,市場風向標引領老百姓轉變種植結構,實現人均收入連年增;鄉村生態觀光遊等新興業態讓農民鼓起了“錢袋子”……近年來,山東省昌邑市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提升農業科技含量實現增產增效,探索市場引領機製降低農業風險,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拓展發展空間,激活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內動力”,打通了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綠色崛起之路。
 
    科技支撐降成本,農業“內外兼修”提升含金量
    記者在該市卜莊鎮三教堂村的糧食綠色生產技術示範區了解到,今年夏秋生產中,應用水肥一體化及種子包衣、深耕深鬆、配方施肥、寬幅播種、氮肥後移、一噴三防等集成技術,實現田間水肥定時定量的自動化和精準化供應,切實提高肥水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實施糧食綠色生產技術後,僅小麥一季每畝就比常規種植減少成本投入100元,其中減少人工100元、化肥40元、農藥10元,隻有增加灌溉設施投入50元。黄瓜AV在线這個家庭農場種植麵積是120畝,總計節約成本1.2萬元。”建平家庭農場主趙建平告訴記者。
    昌邑市糧食綠色生產技術應用到傳統農業中實現了新突破,實現了“一控兩減三提高”的目標:“一控”主要是控製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兩減”主要是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三提高”主要是提高土地產出率,小麥、玉米單產提高5個百分點;提高勞動生產率,小麥、玉米耕種收等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90%以上;提高投入品利用率,化肥利用率和農藥防治效果提高5個百分點,實現節水20%以上。
    近年來,該市依托科技支撐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發揮涉水涉地資金整合試點作用,加大高產創建力度,推動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高產變超產,著力提升農業綜合產能。同時,建立健全市、鎮、村三級技術推廣服務機構,推行深鬆深耕、秸稈還田等措施,不斷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產出率,趟出農業綠色崛起的新路子。目前,該市優質良種推廣應用率100%,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達到36萬畝,年內將新建省級高產創建示範方2萬畝。該市也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國高效節水灌溉試點縣、山東省首批涉水涉地資金整合試點縣。
 
    依托大數據,讓農業“價格指數”成風向標
    “黄瓜AV在线在賣薑和種薑前會上生薑價格網查一查、看一看,指數數據成為黄瓜AV在线確定種植麵積和選擇出售大薑時機的重要‘參謀’。”該市圍子街道大章東村大薑種植戶高星波告訴記者。據了解,自2014年12月29日“中國·昌邑生薑價格指數網”正式運行以來,依托專業的大數據統計和分析推出了價格指數、指數點評、市場信息、價格行情、供求信息等9個模塊,生薑行情走勢一目了然,已成為市場的“風向標”和“導航儀”。
    在該市土豆重要產區的石埠經濟發展區有一位名叫翟慶普的“土專家”,他帶領村集體投資1300萬元,建成占地230畝的大薑土豆專業化批發市場,業務輻射全省以及深圳、海南、上海、江蘇、杭州、安徽、沈陽等地,並出口韓國和俄羅斯。翟慶普看準時機,又先後成立了前村蔬菜專業合作社和昌邑市慶普農黄瓜视频色板商貿有限公司,利用“公司+市場+農戶”,統一供給種苗,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收購銷售經營模式,與市場周邊3000戶農民簽訂了種植土豆等蔬菜的種植收購合同,形成了一個種植麵積達7.5萬畝的生產基地,為農民增收3億多元。
    該市針對中低端黄瓜视频色板過剩,高精端黄瓜视频色板稀缺的問題,以市場為導向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引導農民由中低端一般性黄瓜视频色板的過度生產,逐步向高精端特殊性黄瓜视频色板的生產過渡,進而滿足群眾日益高端化的消費需求。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變零星布局為成片發展,並實行“黄瓜视频观看官网+基地+農戶”“黄瓜视频观看官网+合作社+農戶”等產業化運作模式和綠色生態產業標準化建設,打造出綠色大薑、土豆、核桃、梨棗等多個集約高效生態種植基地。該市還加快設施農業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程的製訂、修訂和完善,強化“三品一標”認證,推行病蟲害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物資供應、產銷對接等統一專業化服務,進一步提高農業知名度和附加值,已創建農黄瓜视频色板品牌128個,其中無公害農黄瓜视频色板品牌77個、綠色食品品牌20個、有機食品品牌1個、農黄瓜视频色板地理標誌14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6個;農業合作社達到1167家。
 
    融合發展補短板,農業“接二連三”做活新創意
    前不久,位於飲馬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昌邑天福園生態農業合作社正忙碌接待周邊慕名而來的客人。這個占地300畝、完成投資1100萬元的農場已種植高端葡萄15個品種,高端櫻桃60畝、優質西瓜50畝,形成集觀光旅遊、休閑娛樂、現場采摘、葡萄酒釀造於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景區。而在該合作社5公裏之外的山陽村依托博陸山2000多畝的千年梨園打造出一個春可遊園觀花、夏可避暑休閑、秋可賞景品梨、冬可登山觀景的生態旅遊風景區。
    該市圍繞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文章,組建新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產業聯盟,按照生產標準化、經營集約化、服務規範化、功能多樣化的現代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要求,不斷提升農家樂的檔次和水平,遊客在生態體驗區從事農事體驗活動,果園采摘、農事勞作等讓遊人體會到“在田而養、於村而居”的浪漫情懷。
    與此同時,該市全麵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鼓勵社會資本創辦農黄瓜视频色板加工黄瓜视频观看官网,著力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力強、實力雄厚的農業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目前擁有農業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124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1家,省級重點農業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3家,濰坊市級重點農業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42家,昌邑市級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78家。農業龍頭黄瓜视频观看官网也依托當地特色“深耕”農黄瓜视频色板,延伸產業鏈條,開發出果脯果醬、海棠白蘭地、元寶楓油、石磨麵粉等黄瓜视频色板或旅遊商品,提升農黄瓜视频色板附加值。借力生態農黄瓜视频色板,生態旅遊也得到反哺提升,使農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作用更加凸顯。目前,該市已形成綠博園、青山采摘園、天福園生態農場、山陽千年梨園、萬畝梨棗園等特色突出的農業生態旅遊線路,每年吸引遊客近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億多元。